艺术设计系
您所在的位置: 系院网站 > 教学科研 > 专业建设 > 正文

“职业教育适应性”语境下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

作者: 来源:  日期:2023年01月15日 17:23 人气: 加入收藏 标签:

文章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年第27期。吴敏启,曹明.“职业教育适应性”语境下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7):68-73.

作者简介:吴敏启(1973—),男,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曹明(1991—),男,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文化建设。

摘要:职业教育增强适应性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性出发,要通过加强文化自信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于职业教育适应性与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关系的分析,阐释职业教育文化自信主要内容、现实困境,结合职业院校实践,从体系构建、社会认知、文化传承、教育模式、行业融合、实践磨砺等角度,探索职业教育适应性语境下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适应性;文化自信;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增强适应性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性出发,要通过加强文化自信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于职业教育适应性与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关系的分析,阐释职业教育文化自信主要内容、现实困境,结合职业院校实践,从体系构建、社会认知、文化传承、教育模式、行业融合、实践磨砺等角度,探索职业教育适应性语境下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建设策略。

一、逻辑起点:教育适应性与职业教育文化自信

(一)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与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职业教育的适应性特征更加明显。增强适应性,需要在明确新时代的方位中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变革的路径很多,要围绕“类型特色、多元主体、融合发展、开放办学”等关键路向,增强“同等地位”的政策适应性、“职教特色”的治理适应性、“产教融合”的制度适应性、“双师队伍”的保障适应性、“双轮驱动”的活力适应性等。职业教育最终的落脚点在于人才的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适应性的增强首先要考虑对“人”的需求的适应性,即“对象性适应”。从人才培养目标审视,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结构还不能有效满足。人才培养培育如何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

(二)文化自信是人的全面发展中应有之义

坚定职教文化自信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基。“适应教育”语境下文化自信既是一种集体意识,如学校、社会,同时也是一种个体认知,如教师、学生。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从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性出发,探讨文化自信,需要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做出重塑,突出劳动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把以文化人、立德树人作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文化力量的核心就是价值观的力量。”通过学生的文化自信建设提升,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有理想有情怀、懂技术善创新、能奉献敢担当,促进个体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自信助推职业教育增强适应性

人才培养要主动回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要紧跟变化,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及时高效响应技术技能服务与培训需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并非工具理性指导下的纯技术性培养,本质上是一种思想指导和文化自信的建构过程。通过文化自信的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构建,也成为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举措。

(四)文化自信助推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表征

加强文化自信,在增强适应性中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职业文化建设和培育的逻辑起点,工匠精神等职业文化作为新时代积极的劳动观念,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劳动者在工作生活中,自觉地培育与践行职业精神,从而敬业乐业、勇于创新,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加强文化自信,以增强人的适应性推动社会物质财富生产。职业文化引领下的高素质人才对工艺、职业的深度认同与深情投入,不断追求精益求精,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提供更多高质量、高品质的物质财富和产品。

加强文化自信,以增强人的适应性引领新时代的社会风尚。当前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发扬赓续产生于手工业时代、携带浓厚中国基因的“工匠精神”等职业文化,将其作为信仰意识与精神基础。坚持和引导文化自信建设和培育,加强大学生职业文化的实践锻炼,有力助推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文化自信,以增强人的适应性助力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强国。创新是职业文化的核心精神内涵,把职业文化中流淌的创新和精益求精等基因传承发扬,不断创新求胜,能够引导和激励劳动者形成扎实的职业功底,在职业信仰、业务知识和能力水平融合中形成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适应新时代发展诉求,坚持理想,追求突破,期盼革新,建设创新强国,呈现其强大的当代价值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二、内涵阐释: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内容要义

职业教育文化自信指的是在认真梳理职业教育发展脉络、充分认识发展成就、深入开展文化育人、把握洞察职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坚守和肯定性认知。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内涵深刻、外延宽广,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对职业教育文化传承的认同

自信来自深厚的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工匠文化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特色和禀赋,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树起了一座丰碑。“心传体知,师徒相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等源远流长的职业教育理念,时至今日仍然熠熠生辉,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了庞大而完善的学徒制体系,职业教育通过丝绸之路和中国产品及科技一道在世界范围内运用和推广,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从历史维度看,职业教育改革根植于历史传承,文化自信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精神源泉。”这些构成了坚定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是坚持文化自信得天独厚的富足养分。

(二)对职业教育贡献作用的肯定

自信来自职业教育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在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中发挥作用,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技术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截至2021年,我国职业教育已为各行各业累计培养输送2亿多高素质劳动者。在以现代制造业为代表的各行业中,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都是自职校生。职业院校毕业生肩负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不断迭代升级的时代使命。新时代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崇高地位也是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三)对职业教育政策供给的憧憬

自信来自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利好。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职业教育顶层供给源源不断,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高规格召开职业教育大会、新《职业教育法》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新《职业教育法》中以法律的形式得以明确,更坚定了莘莘学子在职业未来发展上大有可为的信心。未来职业教育升学就业渠道更加畅通,新《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职业教育未来可期,职业院校毕业生未来大有可为,这是应有的期许和信心。

(四)对职业教育内在文化的接纳

自信来自职业教育改革带来的硬核实力。职业教育内部改革创新加大,各地各校积极探索德技并修和五育并举、中国特色学徒制、1+X证书、走向国际化的“鲁班工坊”、职业本科学校和专业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在加快构建。随着改革深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类型特征日益明显,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逐渐形成,人才供给质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内在文化体现在职业院校上,就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价值更加认可,表现学生上,就是在专业和技能层面,对专业技能价值的认同,实质是对“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文化自信,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学好技能、提升素养、提高觉悟,必定成就灿烂人生。

(五)对职业教育外来文化的兼收

自信来自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积极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文化认同中,主要表现为对职业教育自我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对自我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和情感依托,以及保持着对自我文化高度尊重、珍惜和认可。”相比国外,我国的职业教育在以立法形式推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上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等方面已走在前列,国外职业教育如德国“双元制”、加拿大“CBE”机制及澳大利亚“AQF”机制也各具特色。我们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合作交流,合理借鉴国外职业在政策、资金、评价、师资等成熟的经验,国内国际合作不断拓宽与深化,为世界职业教育贡献中国方案。

三、现实困境:“职业教育适应性”语境下职业教育文化自信问题分析

近年来,国家在落实类型教育的地位,促进产教融合双元育人,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法律和制度层面的保障逐步跟进完善,这些重大决策部署凸显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但由于职业教育发展资源失衡、自我认同的缺失、文化积淀匮乏、办学导向的偏差等,职业教育仍没有很好顺应时代的召唤和国家需求,文化自信缺失难以一时改变,社会上“重普轻职”和“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文化自信的现实缺失难以回应增强教育适应性的要求。

(一)普职教育失衡,办学理念上缺乏类型自信

对职业教育的低层次认识未根本改变。相较于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教学条件和就业岗位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职业教育的存在感和关注度偏低。与本科教育和国外教育等相比,在事关国计民生大项目等领域参与不够。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势头有增无减,对学校而言办学理念上缺乏方向自信,职业院校“升本”情节挥之不去,办学一味模仿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目标不清晰,办学特色难以彰显。

(二)社会认知偏差,社会参与上缺乏角色自信

职业教育吸引力还有待提升。主流价值文化和社会反馈的异化,一些媒体环境的浑浊,如认为职业教育高就业率等于低人才质量,职业教育强调市场导向是教育短见而忽视长远效应,职业生职业发展潜力有限等非理性观点。加上教师对职业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目标不明确,缺乏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方法,使文化建设和引领出现了缺失。社会面“功利化”取代了“人文化”空间,大多数人很难在外界充满高额经济利益的诱惑中更加专注本职工作,分数之上、急功近利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风气对学生提升自身的职业自信产生了潜在影响,对于工作岗位的社会价值产生了认知偏差,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

(三)能力价值割裂,人才培养上缺乏目标自信

对学生价值观培养方面缺乏重视和系统构建,过分强调职业技能训练,文化素质教育一定程度上被挤压和弱化,“工具人”难以转变成“价值人”。主要体现在,一是系统性不够。忽视了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职业认同感、职业平等意识、劳动意识以及对于工作的信念感未能受到有效强化。二是嵌入不足。专业教师缺乏职业素养和工匠文化的培育理念,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互割裂甚至背离,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还未完全落到实处。三是培养途径单一,教育资源挖掘不足,学校缺少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缺少对于系统化、层次性制度的强化。教育方法简单植入,难以对学生进行完整系统的价值引领。学校营造利于职业文化培养的校园氛围不够充分,学生无法感受到职场的氛围,甚至放松对自我的要求、弱化自身目标意识。

(四)产教融合不深,教育教学上缺乏模式自信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职业院校在教学中,没有抓住这一有力载体,难以提升职教吸引力。一是简单移植行业企业文化,没有结合自身文化发展进行总结反思,难以实现从紧跟行业发展到适应行业发展到引领行业发展的转变;二是照搬本科院校教育模式,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大行其道,职业教育的特色模式彰显不够;三是复制外来职业教育模式,对“双元制”等舶来品教学模式津津乐道,缺少本土化改造,就无法创新,更谈不上文化自信。

(五)文化积淀匮乏,职业精神上缺乏传承自信

从职业院校看,办学历史不长,文化积淀少,有限的经费投向实训等硬件设施,文化教育资源不足;从学生看个体内生动力的缺失,00后大学生在优越的环境下成长,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与积极探索世界的勇气,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缺少积极应对和正向判断,对职业精神工匠文化的内涵要义理解不深,敬业精神和担当意识薄弱;从行业精神看,职业教育有着良好的办学传统,涌现出大禹、鲁班等有口皆碑的能工巧匠,但如何让这些工匠精神在学生当中入脑入心,生根发芽,并传承发扬光大还任重道远。

四、推进策略:“职业教育适应性”语境下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建设路径

回应现实需求,紧跟发展大局,不断增强适应性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既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把个体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人要实现全面发展,加强文化自信建设应当是必然选择。基于水利类职业院校文化自信建设的实践,从人才培养的视角,探讨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的路径。

(一)落实类型教育,在完善现代职教体系中夯实文化自信

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制机制,这也是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制度保障。新《职业教育法》提供了更多的政策供给,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顶层设计已经明确,但如何落实其地位缺乏进一步保障,需要细化修订职业教育培育的目标及规范,通过有效的激励政策让更多力量参与进来。从教育体系上,逐步建立中高本研贯通的职业教育发展“立交桥”,打通职教升学“断头路”,当前特别是要在职教本科学校和本科设置上破局先行先试;从队伍建设上,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增强教师的文化自信;从评价体系看,要遵循《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标准,如完善德育评价,考察品行表现,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培育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等。通过构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增强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提升职业文化自信。

弘扬技能价值,在“人人出彩”中收获文化自信

“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自信程度。”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一要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推进多元办学,以“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平等参与职业教育,切实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实力,提升职业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扭转和改变对职业教育的误读。二要加强新《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重大举措的宣传,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三要通过职业教育周等活动宣传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典型事迹,传播正能量,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的组织合力。

(三)传承感悟践行,在守正创新中增进文化自信

从清末近代职业教育肇始,“近150年的发展史及其丰富的历史积淀,支撑起职业教育跨越发展的文化自觉”。要以历史为师,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培育学生对职业教育历史传承的感悟,提高学生对职业教育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自信。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变革的时代形势,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打造学校软硬环境文化,找准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以水利类职业教育为例。一是物质文化上,高质量打造水利特色美丽校园。在校园景观、实训基地、基础设施等环境上融入新时代水利精神,建设景观带水文化长廊、节水文化广场等文化景观。二是精神文化上,“精神文化既激励着一届又一届学子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不断攀登,又形成和推动着学校良好办学治校氛围的形成。”以校风、校训、校歌、校园文化活动等精神载体为依托,组织开展亲水课堂宣传教育、加强“亲水之旅”水文化教育,组建“水之声合唱团”,开展“传唱大禹之歌 铭记治水精神”“我心中的新时代水利精神”主题征文和演讲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以水铸魂,使校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影响陶冶学生,从而树立职业自信、文化自信,争做大禹传人。

(四)变革教育模式,在学校教育中锻造文化自信

学校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职业文化和核心能力培养的实用性、职业性,使之能更好适应岗位及岗位变迁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水利类职业教育为例,一方面,充分用好思想政治课这一课程平台。思政理论课内容是培育职业学生职业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通过打造思政“金课”,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全面帮助大学生坚定职业文化自信。特别要在《思想道德与法治》等思政课程中,用好中华传统水哲学思想、古代治水兴水文化积淀和新时代水利精神,使之成为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文化宝藏和思想基石。

另一方面,构建“课程思政”大格局,充分挖掘课程的德育因素,凝练水利名人的杰出事例,水利工程的优秀文化传统,水利项目的红色基因,水利校友的先进典型等,将“大禹治水精神”与“三峡精神”“抗洪精神”“红旗渠精神”“南水北调精神”等体现新时代水利精神的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模块。加强课程设计,把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以传授水利人“能干”的本领为目标,传承现代工匠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从分析岗位和岗位群对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出发,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案。通过跨部门教研、同上一门课等,提升教学效果。开设文化类课程,以双元育人为核心理念,融渗企业文化、行业认知等课程为微学分课堂,培育“专业+职业”精神,德技并修。增设行业文化、人文素质修养、项目经理成长论坛、阳光心态与自我管理等课程,全方位提高学生对行业职业的认知,增进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就业竞争力。

(五)依托行业企业,在产教融合中涵育文化自信

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归根到底取决于其开展“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质量。职业院校要从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等着手,依托1+N产教联盟,实施“四双一体”(双身份管理、双导师指导、双场所教学、双元制课程体系、联盟一体化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学徒制基本要求的“识岗—跟岗—轮岗—定岗”教学规律,同时通过企业匠心师傅及学校教育工匠的共同培养,使职业院校毕业生逐步涵养工匠精神和行业文化,逐渐成长为高技能专业化人才,成长为真正的大国工匠。新时代要赓续弘扬行业优秀文化传统。以训练“肯干”的态度为目标,传承现代工匠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邀请行业优秀校友、企业导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企业文化与员工素质养成座谈会、企业岗位专业化标准交流会等,为学生创造各种就业创业教育与实践条件,鼓励大学生创业,拓展和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的能力。

(六)拓展实践平台,在职场环境中磨砺文化自信

从实践维度开展育人工作,做足“水”文章,体现“水”特色。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为例,依托行业优势资源,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优秀榜样、水利优质场馆、伟大水利工程、重大水利项目等融入文化建设,创新文化载体,打造“请进大师、走进大馆、感知大工程、服务大项目”等四大联动模块的文化项目,立体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水文化,在文化的熏陶中厚植情怀。

一是请进“大师”。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劳模、全国水利行业首席技师等来校宣讲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将“大师进校园”和“学生访大师”相结合,与水利模范面对面,学生在大师的引领下励志成长。二是走进“大馆”。与所在地的中国水利博物馆、海塘遗址博物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等水利历史博物馆建立水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校馆合作成为专业教育的新典范,为新时代水利精神育人提供了新途径。三是感知“大工程”。从“钱塘江海塘”到“海塘安澜千亿工程”,从“京杭大运河”到“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从新安江水电站到“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提升工程”,学生在大工程历练中感悟水利精神。四是服务“大项目”。结合“五水共治”“幸福河湖”“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古井水源保护”等项目,融入劳动教育,开展“亲水之旅”活动,在践行新时代水利精神中增强文化自信,担当作为,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高职教育适应性:内涵、目标、逻辑及机制[J].王亚鹏,唐柳.职业技术教育. 2021(28)

[2]文化自信的本质及其当代意义[J]. 张传开,单传友.教学与研究. 2021(09)

[3]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研究[J].丁一桓.教育与职业. 2021(16)

[4]职业教育“十四五”:格局性变化,适应性施策[J].邢晖.职教通讯. 2021(01)

[5]双高建设中的文化存在及其路径研究[J]. 周建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15)

[6]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文化自信提升的困境与对策[J].刘蔚.教育与职业. 2020(01)

[7]逻辑与特质:高职教育文化自信探析[J].陈云涛.职教论坛. 2019(04)

[8]文化生态学视域下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J].周明星,罗俊梅.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1)

[9]“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文化认同研究[J]. 王屹,王忠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12)

[10]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刘林涛.思想教育研究. 2016(04)


    上一篇:没有资料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